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年·记忆”年馍蒸出日子甜

    信息发布者:心田农产品代办
    2021-02-05 13:20:10   原创
    在北方,人们喜迎新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年俗——蒸年馍。也叫蒸馒头,北方人习惯叫馍。蒸,即蒸蒸日上,寓意来年的生活节节攀升;馍,是用发面做的,又大又圆,寓意发财发家,全家人团团圆圆。

    俗话说:二十八把面发,二十九蒸馒头。实际上,十里不同天。各地蒸馒头的时间不尽相同,但每家每户都会选择自家最适合的一天,几乎全家老幼齐上阵,人人都参与到那种浓浓的蒸年馍氛围中去。

    那时候,腊月里的天气比现在要冷很多,北风呼呼地,寒气袭人。屋里没有一点取暖措施,屋里屋外几乎一样寒冷。唯一的一席暖和之地,就是屋里的大土炕。

    全家人辛苦劳作一年,蒸年馍是清贫岁月里对人们最丰盛的补偿。是孩子们一年到头的渴望与期盼。家家户户都非常隆重地对待,早早地就把大土炕烧热乎,这样才好发面。

    发面是蒸馒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只有面发得好,发得旺,馒头才能蒸得好,来年的日子才有好兆头。所以发面必须要头天晚上和面,那个时候每家都有一个很大的黑褐色面盆,外围是粗瓷,里面黑光黑光的。奶奶和好面,父亲帮忙把面盆抬到热炕上,再用干净的小褥子包裹好。一个晚上的时间,要不停地挪动,既不能太热,也不能太凉,太热面就烫死了,太凉面就发不起来。总之,一定要掌控好温度,只有温度适宜了,第二天早晨,满满一大盆白面就醒发好了。

    奶奶揉面,做年馍,父亲负责烧火,我们跑前跑后抱柴火。首先做走亲戚时带的馍,其中一种是里面包油酥的,俗称“油角角”,一般都是晚辈孝敬长辈的。尤其是出嫁女儿看望娘亲时带的。母亲做得很是仔细,一个一个数着数着。等到这一锅馍出笼,闻着沁人心脾的馍香,只能舔舔嘴唇,没有吃的份。

    接下来蒸家里接待客人时吃的,叫做碎馍(当地方言),小馒头代表主人待客精致用心。其次每一家还要蒸一锅萝卜豆腐馅大包子。全家人饱餐之外,邻里之间还互相赠送,以示送福。

    造型各异的年馍(图片由赵亚玲提供)
    最后一锅馍,一般是展露才艺的时候。年馍多姿多彩形象丰富。样式不同,自然含义不同。鱼形代表年年有余;桃形代表长寿;元宝形寓意招财进宝;年馍上点缀五颗大枣,寓意来年五谷丰登。无论什么形状,都是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和愿望。尤其是鱼形的年馍,形态各异,白白胖胖,妙趣横生。出锅后放凉,然后等到年三十晚上和孩子们一起,用红色的毛线把鱼儿挂在墙上,寓意鱼上墙,一年更比一年强。

    一锅一锅的热蒸馍出笼后,父亲把馍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早已支好的木板上,等完全凉透了,再一层一层小心翼翼地叠放进一个黑光锃亮的瓷瓮里储存起来。饥饿时,从那瓷瓮里拿出一个馍来,咬上几口,冷酥冷酥的馍香沿着口腔能醉到脚底,就连掉到手心里的馍渣渣也会情不自禁地舔食干净。

    现在的人哪,要么是工作忙没时间,要么就是怕麻烦,一般都买馍,很少有人蒸手工馍了。偶尔有卖的,但都不是很纯粹,几十年了,挑剔的味蕾却一直回味着自家蒸的手工馍。

    蒸年馍的习俗当永久传承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